近來,商務部公示新一批中華老字號擬確定名單,共有388個品牌。來自安徽省滁州市的「金玉」牌滁菊當選。
滁菊是滁州市特有的地方名特優農副產品之一,與黃山貢菊、杭白菊、亳菊並稱為我國「四臺甫菊」。近年來,當地不斷加大對滁菊的維護與開發力度,經過產業化、規模化、市場化的現代農業之路,完成農民增收和產業晉級。朵朵菊花扮靚了鄉村,鼓了鄉民口袋,成了鄉民家門口的「花樣經濟」。
滁菊花開艷 飄香致富路??「咱們這幾年買了房子、車子,可都指著它呢!」滁州市瑯琊區西澗街道西澗渡村小河莊組鄉民高軍說起自家上一年的收成,樂得合不攏嘴。

年,高軍一家栽培了13畝滁菊,在他的精心照看和科技特派員的指導下,僅栽培滁菊一項就為高軍家增收近10萬元。現在,村裏的幾位滁菊栽培大戶,正在策劃本年聯合起來進行連片栽培。

菊花香裏看「豐」景,鋪就金色「致富路」。定遠縣張橋鎮管李村曾是遠近聞名的貧窮村,依托開展滁菊栽培產業,鄉民收入和村團體經濟雙雙完成增收,並成功摘掉了貧窮帽。嘗到甜頭後,2023年村裏把栽培面積擴大到近200畝,周邊各村也紛繁擴大栽培面積,栽培滁菊1000余畝。
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村裏建起了400平方米的標準化廠房,收獲的新鮮滁菊,一部分外銷鮮花,一部分就地送至滁菊烘焙車間進行烘幹處理和加工包裝,利用「線上+線下」的出售形式,銷往全國各地,延長了產業鏈,提升了產品附加值。
滁菊栽培和加工還帶動了鄉民在家門口完成工作。采收期,鄉民們采摘鮮花每月可收入3000元,還能夠到車間上班「拿工資」。這讓不少鄉民感嘆:「滁菊變成『致富花』,日子越過越有奔頭了!」
與此同時,張橋鎮把開展團體經濟與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結合起來,動員鄉民進行土地流通、開發荒地,經過「村團體+農戶+訂單」形式,開展旅遊觀光與休閑體驗等業態,推動民富村強,完成鄉村復興。
培育龍頭企業 做大做強產業??一邊是栽培戶積極性高,一邊是加工企業訂單多、決心強。「滁菊又是大豐收,均勻畝產應該能夠到達500公斤,再也不必擔心供不應求了。」安徽盛柳農業科技開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劉銘璇說。
據了解,這家位於滁州市南譙區的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以栽培、加工滁菊為主營業務,產品包括滁菊茶、滁菊精油、滁菊眼罩等,年產值突破800萬元。
近年來,南譙區深入施行「安徽省十大皖藥基地」建造,分別在腰鋪鎮東陳村、大柳鎮曲亭村和施集鎮井楠村建立3個百畝演示基地,引導基地農戶與加工企業簽定收買合同,積極開展訂單收買,累計帶動農戶栽培1000余畝、工作800余人。
目前,南譙區已具有滁菊加工、出售企業6家,其中規模較大龍頭企業有3家,年加工能力500噸左右。開宣布飲用、保健等十幾個種類的產品,有3個品牌的滁菊經過國家綠色食品認證,「滁州貢菊」獲國家原產地維護認證,滁菊成為「滁州手刺」之一。
年,全市栽培面積比上一年增加10%,到達13000畝左右,鄉民們的栽培積極性很高。」滁州市滁菊產業開展協會會長、滁州市金玉滁菊出產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龔建國表明,滁菊因為品質好,出售形勢也非常好,呈現出產銷兩旺的開展勢頭。